健康科普 | 守护老人,远离跌倒伤害
据统计,我国每年有超过5000万老年人发生跌倒,其中约35%会导致残疾,20%会出现骨折。跌倒不仅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,还会显著增加死亡风险。尽管现代医疗水平不断提高,但跌倒仍然是威胁老年人生命安全和自理能力的主要隐患,需要家属高度重视并做好预防工作。
跌倒高风险人群
● 年龄大于65岁;
● 有跌倒史;
● 行动不便、步态不稳;
● 视力、听力下降;
● 服用镇静、安眠、降压、降糖等药物;
● 存在认知障碍、意识不清 。
跌倒的原因
1.患者因素:
①生理因素:随着年龄增长,患者的生理机能和反应能力降低,平衡能力减弱,容易导致跌倒。
②疾病因素:如骨折或关节疾病会影响患者的行动能力,增加跌倒的风险。
2.药物或其他治疗因素:
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,如镇静药或利尿药,这些药物可能使患者头晕或影响步态,增加跌倒的可能性。
3.环境和设备因素:
床边、卫生间等地点的障碍物,不平整或湿滑的地面,以及设备故障如轮椅等都是导致跌倒的重要因素。
4.护理人员因素:
护理人员安全意识不足、风险评估不充分以及缺乏相应的防范措施,也会导致患者跌倒的发生。
跌倒后的自救
跌倒后第一时间保持冷静,不要立即起身,检查身体是否有剧烈疼痛或出血,如感觉头晕、恶心,先保持平卧。
自觉身体无严重外伤时安全起身步骤:
① 翻身转为侧卧位;
② 用手肘支撑缓慢转为跪姿;
③ 寻找稳固支撑物(如椅子、墙壁);
④ 借助支撑物缓慢站起。
需要立即求助的情况:
剧烈疼痛无法移动、关节变形或肢体不能活动、头部撞击地面出现意识模糊或呕吐时,应使用紧急呼叫设备、大声呼救或敲击物品发声、必要时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。
住院期间防跌倒措施
1. 环境安全
① 保持病房光线充足,地面干燥整洁;
② 将常用物品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;
③ 病床高度适中,护栏拉起;
④ 卫生间安装扶手、防滑垫。
2. 个人防护
① 穿着合身衣物和防滑鞋;
② 使用助行器或拐杖;
③ 起身、坐下、转身时动作缓慢;
④ 避免单独行动,必要时寻求帮助。
3. 家属陪护
① 协助老人日常活动;
② 留意老人身体状况,及时报告异常;
③ 学习防跌倒知识,共同预防。
日常生活防跌倒措施
1. 增强身体锻炼
① 鼓励老年人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,如太极拳、散步、平衡训练等,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。
② 推荐每天进行30分钟的低强度运动。
2. 改善家居环境
① 确保家中地面干燥、防滑,尤其是在浴室和厨房。
② 增加照明设备,避免光线不足。
③ 安装扶手、防滑垫等安全设施。
▌供稿人:权兰兰/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可删